关键词:PE改性剂 | 沥青混合料 | 路用性能 | 高温性能
随着城市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快速腾飞,各地新建高速公路以满足人们出行交通需求。高等级公路采用高性能沥青混凝土,根据路面结构适用性要求通常采用AC、SMA、SUP等级配[1-3]。为全面提升道路的服役水平及寿命,国内外研究学者对路面的结构、材料等进行深入研究,认为改性沥青、外掺剂等新材料可以改善材料路用性能,增强力学性能[4]。顾万[5]等在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掺入了高模量剂和玄武岩纤维进行性能试验研究,发现外掺剂材料可以提升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余红杰[6]在AC-13和SMA-13两种级配中掺入了抗车辙剂,认为可以大幅度改善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受力特征,增强材料的黏度性和抗压强度,这对于材料的结构稳定和优化是有利的。吴正光[7]等采用废旧PE材料对AC-20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试验研究,认为PE改性剂材料可以提升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在高等级公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价值。无论是高模量剂、抗车辙剂还是PE改性剂,其有效成分均含有聚乙烯成分,该材料具有高弹性和高粘度,提高了沥青的高温流动性,并增加了沥青的韧性。材料具有高弹高粘作用,可提高沥青的粘度,改善高温流动性,增da沥青的韧性[8-10]。本研究将PE改性剂以不同掺量形式分别制备改性沥青和沥青混合料,通过性能测试探究PE掺量对其的性能影响演变规律,研究成果可为PE改性沥青路面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PE改性沥青性能试验研究
研究分别选取了0%、1.5%、3%、4.5%、6%的5种不同掺量的PE改性剂外掺入基质沥青中制备改性沥青,通过针入度、软化点、黏度等指标来研究材料技术指标变化规律[11-12]。其中,PE改性剂材料型号为PEⅢ-B,外表为黑色固体颗粒,其性能技术指标如下:外观形貌为黑色/扁平状颗粒,粒径范围2~6mm,密度0.92~0.98g/cm³。熔点135℃~150℃。选用沥青为普通70#基质沥青,其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PE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为:将基质沥青置于120℃烘箱中加热待用,将基质沥青倒入高速剪切仪中进行剪切搅拌,再将PE改性剂分批加入剪切设备中,剪切时长控制在30min左右,温度170℃,转速3000r/min。将制备好的改性沥青置于135℃烘箱中静置30min后,进行沥青性能测试相关的试验。
研究将不同掺量下制备的PE改性沥青进行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及黏度试验,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相关技术性能随PE改性剂掺量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随着PE改性剂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的针入度逐渐减小,软化点和黏度逐渐增da,这与沥青材料的特性直接相关。在PE改性剂添加初期,针入度下降趋势较快,但后期下降趋势减慢,这说明PE改性剂对沥青特性的影响是较大的,但随着PE掺量的逐渐增加,其有效成分聚乙烯使得沥青材料内部的弹性组分增加,黏度增da,当PE掺量过多时,沥青材料中的油脂成分不能与聚乙烯形成有效地融合,材料的性能提升速率减缓。考虑到PE改性沥青的制备为湿法,与路面施工过程中直投式“干法”施工存在差异,研究需进一步探讨PE改性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性能影响。
PE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研究将不同掺量的PE改性剂以“干法”方式制备AC-13级配的PE改性沥青混合料,PE改性剂掺量分别为0%、1.5%、3%、4.5%、6%。分别考察了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及低温抗开裂性能。
高温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环境下,容易使内部沥青油脂组分发生变形和迁移,使得内部材料结构失稳,造成路面车辙、麻面、泛油等病害现象。研究常采用车辙试验探究混合料高温性能技术状况,相关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绘制总变形和动稳定度与PE改性剂掺量的变化曲线,如图2、图3所示。

由图2、图3可知,随着PE改性剂掺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总变形逐渐降低,动稳定度逐渐增da。相较于普通沥青混合料,PE改性剂掺量为1.5%、3%、4.5%、6%时,对应沥青混合料的总变形分别下降30.33%、40.16%、44.26%、47.54%,动稳定度分别增长61.48%、109.96%、133.42%、150.62%。PE改性剂中的弹性组分能够增强沥青的黏度,进而增强了材料的抗压强度。PE改性剂均匀分散在沥青混合料中,并与沥青成分有效交融,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材料的结构稳定。然而,就沥青的路用性能而言,并非高温稳定性越高,材料的性能越好,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减其他指标性能。因此,需综合考虑水稳性能、低温抗拉性能等指标。
水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是指混合料在水损伤环境下材料的劣化影响,水损伤既包括了雨水的冲刷浸润损伤,也包括了在低温环境下冻融损伤。研究通常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来表征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绘制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分别与PE改性剂掺量的变化曲线,如图4、图5所示。


如图4、图5可知,随着PE改性剂掺量的增长,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PE改性剂掺量为3%时,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分别为93.4%和87.5%,相较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分别增长了3.20%和1.51%。在改性剂掺入初期,PE改性剂中的聚乙烯和沥青的油脂成分能够有效融合,形成不饱和状态,使得沥青的黏度增da,材料内部结构处于稳定状态。而PE改性剂掺量过多时,PE改性剂与沥青形成不饱和状态,PE中的聚乙烯含量过多会削弱材料的稳定,造成局部应力集中。
低温抗裂性
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主要是因为在外界温度的循环升降或者温度短时间内的急剧变化导致的温度应力大于材料本身的直接拉伸强度而产生的裂缝。混合料低温抗裂性研究采用小梁低温弯曲试验进行研究,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



研究绘制了抗弯拉强度、破坏应变、劲度模量随PE改性剂掺量的变化曲线,如图6~图8所示。由图6~图8可知,随着PE改性剂掺量的逐渐增加,混合料的抗弯拉强度和破坏应变逐渐增da,劲度模量逐渐下降。其中,破坏应变的增da说明混合料在低温环境下抵抗开裂变形的能力越强。相较于普通沥青混合料,PE改性剂掺量在1.5%、3%、4.5%时对应的破坏应变分别增长20.67%、42.61%、74.45%,说明PE材料的增加可以显著增强材料的抗开裂能力。其主要原因是PE材料中的弹性组分与沥青混合料有效融合,使得沥青混合料也具有一定弹性变形能力,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混合料能够抵抗低温变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材料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但是PE改性剂掺量的过多会导致材料的内部结构失稳,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材料性能。
PE改性剂无量纲化掺量比选
通过上述研究表明,PE改性剂材料与沥青进行拌合可以提升材料的黏度,与沥青混合料以干法拌合可以促进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提升,对于水温度性而言,会随掺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为量化表征优选的PE改性剂掺量,研究以动稳定度、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破坏应变为参数,进行无量纲化评价模型建立,如表6所示。

将无掺量化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排列,并赋予一定权重进行计算。考虑到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为水稳定性能的评价指标,研究对动稳定度、残留稳定度、熔融劈裂强度比、破坏应变的权重幅值分别为1/3、1/6、1/6、1/3。通过无量纲化的赋值和权重进行乘积计算可得到zui终的PE改性剂掺量排序方案。0%、1.5%、3%、4.5%、6%的5种掺量下的zui终量化指标分别为0.65、0.77、0.89、0.97、0.95。结合本试验研究及实际的道路施工技术状况,建议采用4.5%掺量的PE改性剂应用于实际施工。
结语
PE改性剂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路面材料添加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分别选取了1.5%、3%、4.5%和6%掺量的PE改性剂制备改性沥青及其沥青混合料,并与普通沥青混合料进行性能对比分析,认为PE改性剂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开裂性能,对于水稳定性能而言,PE改性剂掺量的过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研究通过无量纲化的指标评价计算,zui终推jian4.5%掺量的PE改性剂。对PE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全面改善混合料路用性能,提升道路服役水平和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龚照东.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原因与处理方案[J].交通世界,2020(8):89-90.
[2]孔祥杰.沥青路面性能衰变预测及养护维修决策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5.
[3]蔡旭.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评价及结构优化[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4]刘少鹏,黄卫东,纪淑贞.PE 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J].公路工程,2016,41(1):28-32,50.
[5]顾万,肖鹏,仲星全,等.不同外掺剂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施工技术,2018,47(16):89-93,162.
[6]余红杰,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改性机理分析[D].西安:长安大学,2012.
[7]吴正光,王彤,程壮,等.废旧 PE 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J].公路,2017,62(11):235-238.
[8]韩君,于晓飞,周德洪.废旧 PE/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6,33(7):56-59.
[9]吉淳,赵双,彭超,等.基于流变参数的咖啡渣炭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分析[J].森林工程,2020,36(5):106-111.
[10]王伟,孟庆营,周卫峰,等.掺加 PE-Y 颗粒状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J].公路,2012(7):217 -220.
[11]刘凯,徐晓美,张磊,等.动态荷载作用下半刚性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研究 .森林工程,2019,35(2):82-86.
[12]程培峰,薛剑龙,向银剑.DOP 对 LDPE 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公路工程,2019,44(2):229-233,251.
[13]张会远,PE 蜡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6,32(3):21-24,51.
[14]佘满汉,邓星鹤.PE 改性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4,40(2):13-15,174.
全文完 发布于《公路工程》2021年4月。作者简介:万钰(1989-),女,湖南湘乡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与桥梁工程
我司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删除

棱柱体小梁四点弯曲试验是 2011 年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规程》增加的评价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和测量劲度模量的非常重要的试验方法。该方法可以在DTS多功能动态试验系统中进行,也可以使用单独式系统,搭配温控环境箱进行试验。尤其对于试验任务量比较大的单位,因为疲劳试验可能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几小时到几天、甚至几周,所以配备一套单独式的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意大利matest-澳大利亚Pavetest气动伺服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机 (4PB) 是采用数字控制高性能伺服阀,提供高达60Hz的准确加载波形的气动伺服试验仪。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机可加载半正弦波和正弦波,受控应变或受控正弦应力控制模式,测试多种尺寸沥青混合料小梁的弯曲劲度/模量。
适用规范
▍AASHTO T 321 热拌沥青混合料重复弯曲疲劳寿命
▍ASTM D7460 热拌沥青混合料重复弯曲疲劳损伤
▍AG:PT/T233 & ASTM 03 热拌沥青混合料重复弯曲疲劳寿命
▍EN 12697-24 Annex D- 棱柱体试件的四点弯曲试验
▍EN 12697-26 Annex B- 棱柱体试件的四点弯曲试验 (4PB-PR)
▍T0739-2011 沥青混合料四点弯曲疲劳寿命试验
产品特点
▍试样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牢固夹紧,可始终维持预定的夹紧力,保证测试过程中试样在产生屈服变形时仍能被持续夹紧,夹紧力通过调节电机电流控制。
▍两个夹紧开关在仪器前方,用于试样梁的左右两侧和中间侧夹紧点的夹紧和放松,四个试样夹紧框可实现所有加载点和反力点的旋转和横向移动。
▍顶部夹紧块的标志线,可帮助操作者在夹紧前横向对中试样梁。
▍气动伺服系统使用底部气动加载作动器,配备高性能气动伺服阀,PID 闭环控制,运行中的自适应控制,可始终维持测试所需的应力/应变。
▍薄型高性能不锈钢圆形荷载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和控制荷载,主轴位移传感器可实现中间加载框架的准确定位。
▍试样表面位移传感器(On-specimen LVDT)可按设定进行控制并测量试样梁有效范围内的整体弯曲变形(而不是悬浮式的测量部分变形的方法),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基于 Windows 的 TestLab 软件提供的用户界面,简单、效率高并符合有关国际标准。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获取产品资料,欢迎垂询TIPTOP卓致力天
服务热线 | 400-633-0508 邮箱:tiptop@tiptoptest.com